老李最近感觉耳朵越来越不灵了,老伴经常要说好几遍才听清楚,在隔壁房间叫他半天没反应,敲门声、电话铃声也总是错过......老伴和儿女都劝老李赶紧戴助听器,否则耳朵怕是越来越聋了。老李也有很大感触,总觉得大家和他说话扯起嗓子,像是吵架似的,交谈很不“美好”。
看到隔壁老王戴着助听器,平时和人说话很是顺畅,老李也心生了配助听器的念头,而且还要配和隔壁老王同款的助听器。
这是很多弱听人士初期选配助听器的想法——照着过来人效果好的同款助听器买,肯定不会差?!
实际上,这是万万使不得的!
隔壁老王戴的助听器,你不一定能戴;隔壁老王戴得好的助听器,你也不一定戴着效果好。为什么?
1、听力损失情况
老李的听力损失可能与隔壁老王的不同,例如听力损失的程度各异。

听力损失的程度有轻有重,可分为轻、中、重和极重度四等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以相对好耳的500Hz、1000Hz、2000Hz和4000Hz 这4个频率听阈的平均值来评估。听阈的数值越大,听力损失相对越重。听力损失的程度不同,所适用的助听器功率不同,助听器外形也可能有所不同。

例如,老李的听力损失较老王的重,隔壁老王是中度听力损失,而老李是重度听力损失,这时,老李所需的助听器功率更大,助听器外形可能也需更大,通常CIC助听器不能满足(当然,目前市场上也有大功率CIC能满足部分重度听力损失)。
反之,若老李的听力损失较老王的轻,老李所选的功率也无需如隔壁老王的那么大,助听器外形也可以再小些,更隐蔽些。
再者,即便老李和隔壁老王的听力损失程度相同,在不同频率的听力损伤也不尽相同,反映在听力图上即为听力图形状的不同。

例如,老李、隔壁老王都是中度听力损失,但隔壁老王的听力图曲线平坦,老李的听力图曲线为陡降型(低频轻度听损,中高频陡降至重度甚至极重度)。隔壁老王配戴CIC助听器效果良好,对于老李来说就是堵耳异常严重的不舒服,而这时,细声管的开放耳助听器才是老李的“灵丹妙药”。
但即使老李和隔壁老王的听力损失程度、听力图形状一样,还是可能有如下不同而引起不合适。
2、耳道情况

一个人的左右耳道粗细、弯曲程度都不同,更别说两个人的耳道了。耳道情况的不同,尤其对定制机的选配效果影响较大。
例如,老李的耳道粗且直,佩戴CIC助听器容易从耳道滑出,最好更换为ITC助听器,或CIC助听器外壳上加装耳道锁以固定。
再比如,老李耳道内潮湿,油性耵聍,或有中耳炎反复发作病史,若选择助听器,最好选择BTE助听器,而不是定制式耳内助听器,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助听器维修费,以及加重耳部疾病。
3、个体聆听差异
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,即便是同卵双胞胎,其性格也多有不同。选配助听器时,要考虑自己的日常生活聆听需求以及主观聆听感受。
先说聆听需求,这主要与日常生活环境(如,安静、嘈杂)和弱听人士的需求(如,多人对话,是否需要接听电话,是否需要看电视、听音乐)有关。
聆听需求不同,所需的助听器也不同。
例如,隔壁老王所处的环境大多偏安静,聆听需求主要是安静环境下的一对一交流,选配的助听器为基础款的;而老李所处的环境较复杂,经常需要朋友聚会,在嘈杂环境下多人对话,这时,隔壁老王的助听器就不能满足老李的需求了,往往需要基础款的“更上一层楼”,附加更好降噪性能的助听器。
再说主观聆听感受,这就要看每个人对声音的“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”。
同一款助听器,同样是安静环境的聆听,即便是两人的听力损失、耳道情况相同,也有可能隔壁老王觉得音质清晰,而老李觉得声音杂乱不清楚,但换一款助听器,老李又爱上这款助听器的音质了。
所以,隔壁老王戴得好的助听器,可不能一概而论的点名就配同款。每个人的耳朵都有“偏爱”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这需要专业的助听器验配师给你测好听力,并根据你的耳道情况、聆听需求、主观喜好,综合选配。这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“那一款”!
更多详情请登录www.earway.cn